微信公众号:亿农上品
邮箱:sxynsp@sina.com
随着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温室作物面积的急速扩张,人为小环境的连年耕作以及农药的乱用滥用,导致作物病虫害抗性急剧上升,我国蔬菜、水果等病虫害种类和发生危害程度在经济作物中名列前茅,其中,病虫害危害对蔬菜造成的损失一般可达2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
以白粉虱、跳甲、蓟马、蚜虫为代表的小虫难防问题最为突出,成为种植户的“心头病”,由于其具有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寄主植物广等特点,其对作物的危害程度更大且用常规的防治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1、白粉虱
寄主达265种,主要危害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茄子、番茄、辣椒、甘蓝、萝卜、菜豆、扁豆、马铃薯等多种瓜类与蔬菜作物
一年发生10余代,在露地不能越冬,以各种虫态在温室蔬菜上越冬,最适温度为25~30℃
成虫身上覆盖一层白色蜡状物,利用其刺吸式口器,群集叶背吸食植物汁液,若虫、成虫大量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退色、卷曲、萎缩,若虫的分泌物亦经常诱发煤污病而使叶片蒙上一层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正常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受到干扰,植株衰弱、枯死。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有些地方即使用上防虫网,但仍然难以阻挡它们的侵害
2、跳甲
以十字花科蔬菜为害为主,以萝卜、青菜、油菜、芥菜受害最重,成虫常咬食叶片形成许多孔洞,幼苗期受害最重。幼虫危害根部,沿须根食向主根,使叶片发黄,植株萎蔫而死。并能传播软腐病
以成虫在田间、沟边的残株、败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成虫善跳,遇惊动即跳走,有趋光性,趋黄色和趋嫩绿的习性
适温为21-30℃,成虫产卵及卵的孵化都要求高湿度,因此,田间排水不好,或在排水沟附近的菜地,该虫发生多,危害严重。全年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且秋季重于春季,盛夏高温季节发生为害少。
3、蓟马
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100%,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
成虫善飞、怕光,多在叶脉间或嫩梢或幼果的毛丛或花托或花冠内进行为害。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主要危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
蓟马繁殖快,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防治难度大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4、蚜虫
又称蜜虫、腻虫等,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繁殖最快的昆虫,16-22℃是最适繁殖温度,一年繁殖10-30个时代,世代重叠严重
为何小虫难防治?
此类害虫个体小,容易隐蔽,喜飞善跳,行动敏捷,施药难度大;
繁殖能力强,时代重叠,各种虫态并存,对防治药剂要求很高;
多数有避水的护体腊层、革质或结网,普通药剂难以发挥做用;
含“隐形”成分的防治小虫农药横行于世,导致小虫抗性急剧上升。
如何绿色、有机防治抗性小虫?
1.白粉虱——
#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不混栽,与芹菜、韭菜、蒜、间套作。
#天敌:中华草蛉、蚜小蜂、小花蝽、小黑瓢虫、大眼长蝽等
#病原微生物农药:玫烟色拟青霉、蜡蚧轮枝菌、粉虱座壳孢、白僵菌
2.跳甲——
#斯氏线虫。用量:70万条/平方米
#印楝素、鱼藤酮等
3.蓟马——
#黄、蓝板并用
#天敌:小花蝽、捕食螨、草蛉、瓢虫、蚜茧蜂等
#病原微生物农药:芽霉菌、淡紫拟青霉菌
#植物源杀虫剂:天然除虫菊等
蚜虫——
#黄板
#天敌:瓢虫等
#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等